白星花金龜子以成蟲危害為主,在我國分布區(qū)域廣泛,為我國農業(yè)作物生產造成很大危害,白星花金龜子是玉米的主要蟲害之一,對玉米的增產增收造成嚴重危害。下面隨小編詳細了解下吧!
玉米白星花金龜子特征及防治方法
一、形態(tài)特征:
成蟲體長17-24mm,寬9-12mm,橢圓形,具有古銅或青銅色光澤。體表散布眾多不規(guī)則白絨斑,白絨斑多為橫向波浪狀。
二、為害癥狀:
白星花金龜子以成蟲群集在玉米雌穗上,從穗軸頂花絲處開始,逐漸鉆進苞葉內,取食正在灌漿的籽粒。尤其是苞葉短小的品種,甜嫩多汁的籽粒暴露于外,危害更重。并且白星花金龜子還排出白色粥狀糞便,嚴重影響鮮食特色玉米的質量和品質。
三、發(fā)生規(guī)律:
1年發(fā)生1代,成蟲于5月上旬開始出現(xiàn),6-7月為發(fā)生盛期,此時正值地膜鮮食特色玉米采摘期。此外,白星花金龜子飛翔力強,有假死性,對酒醋味有趨性,有群集性,產卵于土中。
四、特征及分布:
白星花金龜成蟲晝伏夜出,飛翔能力強,具有假死性、趨腐性及趨糖性,喜食腐爛的果實以及玉米、向日葵等農作物,對信息素也有很強的趨性。多產卵于糞堆、截稈、腐草堆等腐殖質較多、環(huán)境條件比較潮濕或施有未經腐熟肥料的場所。白星花金龜幼蟲為腐食性,多在腐殖質豐富的疏松土壤或腐熟的糞堆中生活,不危害植物,并且對土壤有機質轉化為易被作物吸收利用的小分子有機物有一定作用。在地表,幼蟲腹面朝上,以背面貼地禱動而行,行動迅速。
在我國主要分布區(qū)域在東北、華北、黃淮海地區(qū)以及西北地區(qū),主要分布的省區(qū)有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陜西、山西、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四川、湖北、江西、湖南、廣西、貴州、福建、臺灣以及新疆。
五、防治方法:
針對白星花金龜子的發(fā)生規(guī)律,治理方法以防治幼蟲與防治成蟲并重,以農業(yè)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多種措施配合,從根本上減輕和控制為害。
1、搞好田地環(huán)境衛(wèi),生認真管理好農家肥和秸稈、樹葉等有機質,農家肥充分發(fā)酵腐熟,或將秸稈作為燃料,殺死蟲卵和幼蟲,減少成蟲產卵繁殖和幼蟲生存場所。
2、農業(yè)防治選用苞葉長且包裹緊密的品種,如中糯1號,合作2號,紫香糯等品種。
3、人工捉蟲用塑料袋套住被害的玉米穗,人工捕殺,可消滅正在穗上取食的為害的成蟲。
4、誘殺成蟲,把細口的空酒瓶掛在玉米、玉米田附近的樹上,掛瓶高度為1~1.5米,瓶內放入2~3個白星花金龜子,田間的成蟲可被誘到瓶內,然后進行捕殺,每667平方米掛瓶40~50個,捕蟲效果不錯。
5、用糖醋液殺蟲利用白星花金龜子對酒醋味有趨性的特性,配制糖醋液進行誘殺。用糖、醋、酒、水和90%敵百蟲晶體按3∶3∶1∶10∶0.1的比例在盆內拌勻,放在玉米田邊,架起與雌穗位置相同高度,可誘殺成蟲。
6、藥劑防治在玉米灌漿初期,可用50%辛硫酸乳油100倍液,在玉米穗頂部滴藥液,可防治白星花金龜子成蟲的為害,還可兼治玉米螟等其他蛀穗害蟲。
上文就是小編對玉米白星花金龜子特征習性及防治方法的總結,小編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關注微信號huobao3456tv,了解更多玉米種植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