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施肥協(xié)會(IFA)預測,在悲觀的情況下,礦物肥料使用量將下降7%,這反映了市場狀況的重大不確定性,也是正在發(fā)生的糧食危機的一個特征。
構建場景以反映不確定性
2022年5月,IFA制定了三種預測情形,以反映市場條件如何變化的重大不確定性。這些預測情形基于五個關鍵的展望原則:
1)烏克蘭戰(zhàn)爭的演變
2)對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制裁
3)俄羅斯向所謂“友好”國家出口的物流能力
4)主要糧食和化肥出口國的保護主義政策
5)農業(yè)背景,包括化肥可負擔性在內的
本展望中提出的三種情形分別為:“樂觀”、“悲觀”和“中間地帶(中間)”。這些情形覆蓋了未來2-5年的現(xiàn)實性預期范圍。樂觀情形指的是化肥施用和隨之而來作物單產的更積極結果,而悲觀情形指的是2022年及以后各個驅動因素惡化,導致農民施肥量無法接近正常水平。每種情形下的詳細假設見本報告附錄。
這三種情形可以總結如下:
樂觀:出口部分復蘇,可負擔性改善,單產影響小化。
悲觀:供應進一步惡化,負擔能力惡化,持續(xù)短缺。
中間地帶(中間):可用性和可負擔性的零星危機,貿易改變路徑。
肥料消費預測
假設未來兩個肥料年(2022肥料年和2023肥料年)的供應池保持不變,兩類有可能影響化肥需求的因素分述如下:
潛在的市場因素:消費化肥的大宗作物,作物出口市場的進入機遇,政府對化肥采購的扶持,農民農資投入信貸的可獲取性,化肥進口依存度及在化肥進口中的比重。
季節(jié)性/短期因素:作物價格,作物預期面積,氣候,貨幣升值,化肥負擔能力,政府對化肥采購的特殊扶持政策,所謂的“對俄羅斯友好”,化肥庫存結轉量和其他因素,如當?shù)亟洕鸂顩r。
對上述這些因素進行了評估,并對22個大的化肥消費國以及西歐中歐、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北非(“非洲”)的地區(qū)組群進行了暴露風險評分。較小的消費國被合并為六個剩余的“其他”組群。
預計2022/23年種植面積將減少
截止到2022年6月,由于烏克蘭戰(zhàn)爭、氣候事件和高投入價格,2022/23年玉米和小麥種植面積預計將下降。預計水稻面積將略有擴大,同時大豆面積將顯著增加。這些預測取決于2022年下半年的情況發(fā)展,因為很大一部分的大豆和玉米將于下半年在拉丁美洲種植。
作物組合的這一變化將影響化肥的使用。谷物作物占化肥消費量的一半,而玉米和小麥加起來占三分之一。